首页农业 正文
目录

广东清远市连山县:“三地活化”改革催动黑山羊产业升级

bianji06农业2025-02-13
广东省连山县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基地养殖的黑山羊。 资料图乌鲁木齐生活网讯:春节前后,正值羊肉消费旺季。一口浓白的羊汤下肚,寒意尽散、年味俱来,丰盈鲜美、又没有一丁点儿膻味——这是不少人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广东“清远黑山羊”的印象。作为“清远黑山羊”主产区之一,清远市连山县地处粤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虽然当地历来就有农户通过散养模式养殖黑山羊...

广东省连山县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基地养殖的黑山羊。 资料图

乌鲁木齐生活网讯:春节前后,正值羊肉消费旺季。一口浓白的羊汤下肚,寒意尽散、年味俱来,丰盈鲜美、又没有一丁点儿膻味——这是不少人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广东“清远黑山羊”的印象。

作为“清远黑山羊”主产区之一,清远市连山县地处粤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虽然当地历来就有农户通过散养模式养殖黑山羊的传统,但受限于土地碎片化,缺乏资金、技术等问题,养殖效率一直不高,产业发展效益有限。

如何以高效养殖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连山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资源活化利用改革,在此基础上,引进人才团队强化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打造品牌、拓展产品销路,探索出现代化、标准化的生态养殖黑山羊产业新模式,使地区特色黑山羊成为地方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羊”。

“三地活化”唤醒产业发展新活力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广东省生态发展区,连山县生态环境优越,却受制于地势崎岖,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让本来就稀少的土地容易被撂荒。

近年来,连山县针对性破解地方发展难题,创新探索“三地活化”改革,解决土地碎片化、效益不高等问题。改革中,当地在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坚持党建引领,由镇、村、国企或专业经营机构共同组建平台,把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到村经济合作社,再统一交由专业机构开发运营。

一系列举措,搭建了干事创业平台,吸引来“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投入。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王帅彬带领的“90后”创业团队,就是被吸引而来的力量之一。

“散户养殖黑山羊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如品种不纯繁殖率低,缺乏管理存活率低等。”在王帅彬看来,黑山羊“喝的是山间泉水,吃的是野生植物”,生来就有扎根高端市场的底气,但传统散养模式两年才能出栏,养殖效率较低,通过标准化养殖提升市场占有率,是连山黑山羊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标准化养殖需要连片土地建设现代化养殖场,“三地活化”改革恰恰为此提供了条件。2022年,王帅彬创立领头羊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在小三江镇省洞村打造起广东省首个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基地。

养殖场采取“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省洞村整合旧有羊场的土地资源和设施作为资本入股,村里每年获得土地租金,投产盈利后,村集体每年还有不少于净利润25%的分红。养殖场吸纳了不少村民到此务工,带动200户农户养殖黑山羊。通过将农民自有资金、村集体资金、企业资金“三金”统筹融合利用,养殖场建成集种植、饲料、育种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极大提升了地方黑山羊产业的现代化、标准化发展水平。

“我们正加快打造年出栏6000头以上的‘光伏+’现代化标准羊舍,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开展养殖技术服务,带动整个清远地区黑山羊的养殖。”对于基地的下一步发展,王帅彬这样规划。

智慧养殖跑出转型升级新品质

走进养殖场,记者见到一群毛发黝黑锃亮的黑山羊,脚步灵敏地从圈舍跑到小山坡上觅食,不时发出“咩咩咩”的叫声。如此放养,不怕羊只走丢吗?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只小羊的耳朵上都佩戴了专属的电子耳标。

“这些耳标就相当于每只羊的‘身份证’,不仅有精准定位的功能,还把羊的血缘关系录入了信息库,有效避免了近亲繁殖。同时它还可以采集羊的长势等相关指标数据,与羊的双亲进行对比,更好地帮助判断是否具有选育优势。”谈及智慧羊场的科技含量,负责人尚帅打开了话匣子。

据他介绍,这套黑山羊数字化测定系统的应用,得益于养殖场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广东连山山羊科技小院”。通过应用视频监控、电子围栏、数字智能化测定、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场区完成智能化改造,实现对羊群养殖存栏量、育种繁殖指标、精准饲养、羊群生长状况等各类养殖数据的实时汇聚掌握和精准分析决策。

“过去,养殖场的温度湿度、氨气、粪便清理、山羊生长状态等全靠人工判断,费时费力又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山羊生病是常有的事。现在一目了然,基本能做到精准发现、及时治疗。”尚帅说,养殖场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使用“全自动生长测定系统”“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精细饲养管理系统”三大系统,高效解决传统养殖模式人力成本高、防疫风险大、测定指标少、人工误差大等问题,助力连山黑山羊养殖“量”“质”齐升。

连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洞村黑山羊养殖基地项目通过柔性引才,引进广东省牛羊产业体系科学家团队专业人才10余名,指导解决黑山羊疫病防控及数字化管理、种养循环等生产经营问题30多个。下一步,将凝聚各级各类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力量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倾斜,实现“建一个成一个,串点成线、带活一片”目标。

科技赋能加速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该养殖基地年出栏黑山羊已超过4000头,年度综合营业额达1000万元,并成功入选了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名单及广东省现代化美丽牧场创建名单。

创新运营带动富民兴村新业态

夹起上好的黑山羊肉,放进沸腾的汤里“滚”上一遭,香气四溢、味道鲜美。春节前夕,在广州酒家举办的黑山羊试菜会上,一道“堂灼羊肉”成为颇受食客欢迎的菜式之一。市场反应基本符合王帅彬对目标客群的理解:注重羊肉品质,追求食材的本味。

养在粤北深山、售在大湾区市场,正成为连山黑山羊新的发展态势。为拓展黑山羊销路,示范基地团队瞄准广东地区根据时令进补的市场偏好,自主研发精深加工产品,一道黑山羊药膳汤年销售额达100万元,进一步撬动了细分市场。

赢得市场青睐,离不开精心的品牌打造和渠道推广。示范基地团队制作连山黑山羊品牌IP,结合壮瑶民族风情和黑山羊原生态特色设计包装,并在广州地铁等场景广泛落地铺陈宣传。在线下,团队创新运营模式,与大型销售公司合作,实现产销共赢,还通过参展造节等方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我们正和知名商超接洽,希望进一步打通大型商超销售渠道,目前已经实现了广东首家冰鲜黑山羊供港。”他说。

王帅彬还充分利用早年创业积累的电商资源,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的形式,在线上助力农产品销售。

羊肉畅销,农民受益。从生产到销售,连山黑山羊养殖全链条惠及村民。“看到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基地顺利投入建设、运营,村民们都很激动。”省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韦周良介绍,示范基地会收购农户种植剩下的秸秆,加工成饲料喂羊,既利用了资源,避免环境污染,也增加了农户收入。随着示范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还按长期用工每人每月4000~5000元、短期用工每人每天100~110元的标准向务工村民支付工资。

村民杨陈南是示范基地的一名饲养员,除了在示范基地上班,他还和亲戚一起创办了自家的养殖场。他表示,在基地上班每月不仅有固定收入,还能学到不少养殖技术,养羊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羊也养得越来越好了。

产业带动,富裕一方。如今,连山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基地已带动就业超1500人次,人均增收超3000元。连山县以基地为中心开展“小规模、大群体”养殖,实现农户与基地的紧密合作,并向周边村镇辐射,加速了连山黑山羊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促成地方群众获得“租金、股金、薪金”收入,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带动农户稳定增收,共同致富。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炜)

乌鲁木齐生活网

本文链接:http://wlmq360.com/nongye/202502145.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